众皆没有妙计,皆认为朗陵虽然虽小,但是处在群山之中,郎陵守兵多是本地习武之人,走惯了山路,地势的优势巨大,易守难攻,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这时李通年仅十一岁的长子李音见众人无计可施,长嘘短叹,于是站了出来,大声道:“吴房、阳安吾尚没有妙计,但是慎阳纪灵若是敢来范我朗陵,吾必叫其有来无回!横尸遍野!”
众人见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儿,皆不以为然,报着好笑的心态,李通的从兄之一李轶笑问道:“不知侄儿有何妙计?”语气满是开玩笑之色,并无半分认真。
李音却不生气,说道:“侄儿近日曾听斥候来报过,冯耀令其手下部将邓飏前往义阳暗中募兵,已经募得了约两千人的军队,这两千人与吾朗陵只数重山之隔,大多也都是习武之人,我担心其中很多人对朗陵的地势熟悉,可能会引冯耀大军突袭攻到城下来!”
“那我们又能如何,我军兵少,宜守不宜攻,大军离开这群山的依靠,必然不是冯耀的敌手!”李音的二伯父李松道。
李音微微一笑,道:“伯父,吾已有一条妙计,可以大败纪灵、邓飏军,若此计得成,我们就可以援出手来,挥军北上,与冯耀展开决战!但是此计必须要仰仗众位伯父的大力配合,才能成功!”
这时李轶等已经收起了对李音轻视之心,眼中露出奇异之色,点头道:“贤侄尽管道来,只要能击败敌军,我等还讲什么虚面子!”
“多谢诸位伯父的信任!”李音先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挺直了身子。
“纪灵、邓飏若要来攻朗陵,会先经过尖山,再过小黄山,再经过王大山、石头山,才能进入朗陵腹地。请大伯父领一支军伏于尖山之中,父亲领一支兵伏于小黄山,二伯父与三伯父分别伏于石头山与王大山中,吾父领兵正面迎战。”
“敌将纪灵、邓飏皆是有临敌经验,经过尖山时,必会先派斥候进山探查,大伯父一旦被发现,就假作埋伏失败,边战边退,敌将纪灵、邓飏就算再聪明,情急之下也难以想到是我等故意暴露的,再加上他们一向未曾吃过败仗,心高气傲,会认为是因为我军兵少,不敢与交战,必然想一口吞掉大伯父的军队!”
“大伯父先领败兵退往小黄山附近,这时吾父亲领一军杀出,若能一举将敌兵击败就不多说了,如果不能取胜,请父亲与大伯父先战,等兵力损失达到三成,便可诈败,急退往朗陵城方向!”
“纪灵等见我军主将都败了,不会再想到这也是诱敌之兵,求功心切之下,必然派大军追击,只要我们能成功将敌兵引到王大山,石头山,等敌过大半,就请二伯父与三伯父冲出,攻击其后军,此时我再领一支军冲出相援,与父亲、大伯父合兵一起,从正面痛击敌兵!定可大败敌兵!”李音一口气将整个计谋和盘道出,说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脸上含笑凝视着其父李通以及三位伯父。
李通大喜,哈哈大笑起来,笑罢,大声道:“有吾儿之妙计,敌必大败也!”
李轶、李松、李泛都大吸一口冷气,骇然望着李音,想不到李音才十一岁,便有如此智慧!不过转瞬,三人亦都大喜,纷给赞叹李音是天纵奇才,能有这样的天才侄儿,三人都感到面子上特别有光。
李通立即命众将出兵,依李音之计行事。
慎阳城
纪灵接到冯耀的命令后,便立即与邓飏开始准备,三日后,立即率大军出发,命邓飏率三千兵作为前锋,自己亲率一万兵作为后军,押运粮草缓缓而行。
只用一日,邓飏前锋便抵达尖山附近,纪灵大军距尖山也只有半日的路程。
邓飏见尖山群山山势复杂,担心有伏兵,便派了数名对山区熟悉的侠士领着几名斥候一起进山探路,同时只得令军队暂时停了下来,一边做饭等探察的消息,一面等纪灵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