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头村属于东郊镇,顾名思义在这个城市的东郊,离着市区有二三十里路,市区里许多人都用自行车驮着两个大水桶来这里打泉水。文蓉一路上已经见到两三辆这样的车子,还有一些老年人,骑着三轮车带着好几桶水路过,文蓉一下想起了家里的三轮车,那辆三轮车是父亲卖豆腐用的,现在也不知去了哪里?随口就问文俊道“文俊,咱爸的三轮车你知道在哪吗?”
文俊听姐姐提起三轮车也是一愣,皱着眉头想了一下:“好像在三叔家吧,那天三婶来借走用,后来爸爸出事了就没再还回来。”
“知道在哪就行,哪天我去要回来。”文蓉和弟弟妹妹说着话就到了地头。可这么大的一片地,都种着一样的玉米,连个标识都没有,哪块是她们家的呀?文蓉犯了愁,回过头问弟弟妹妹,两个小的更不知道,看看地里一个人也没有,好吧白来一趟,姐弟几个只好又往家走。
进了胡同老远就看到三奶奶站在自家门口,看到她们姐弟,老太太忙问道:“蓉蓉,你带着弟弟妹妹去哪了,都放学老半天了怎么才回来。”
“三奶奶,我们放学就回来了,看着天还早我就去了我家的地里看看,看您锁了门就没等您。”文蓉看三奶奶着急赶忙给老太太解释。
“我说呢你们去哪了,我下午去你二大娘家帮忙拾鸡蛋去了,你们去地里干嘛?地里现在也没什么活。”
“我们想去看看,结果没找到地,又回来了。”文蓉把姐弟的糗事说给三奶奶听。
三奶奶一听就乐了:“没有大人带着你们可是找不着,那地里的玉米苗刚出来,草也不太多,我都看过了,等过阵子该除草时我带你们一起过去。”
“行,三奶奶,地里该干什么农活了,您告诉我们,以前我跟着我妈下地都干过。”文蓉想着有三爷爷三奶奶这么两个庄稼老把式带着她们这地种起来也容易些。
三奶奶说了几句话就放文蓉姐弟回家了,文蓉先烧火做饭,菜园里只有那几样菜只好每天变着花样来回做,摘了一把豆角,今天就汆水后用芝麻酱凉拌,再炒个土豆片,晚饭就做得了。
吃过饭姐弟三个坐了个小马扎趴在堂屋的方桌上围在一起写字。文蓉做的很快,虽然隔了这么多年,可是小学的内容她应付起来还算轻松。文俊的作业写得也快,可字迹也一样潦草,文蓉让弟弟擦掉重新认真书写,文俊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乖乖地听姐姐的话。文静作业做起来就有些吃力了,文静偏科偏的厉害,数学很少及格过,一道除法算式翻来覆去的算不对,文蓉只好一道题一道题的给妹妹讲解,一遍不会再来一遍,等终于把文静的作业完成,天就不早了,洗洗睡吧,明天还得上学。
躺在床上,文静和大姐说着学校里的事情“姐,今天我们班主任把我和文俊叫办公室了,老师问我们有什么困难吗?需要什么帮助吗?文俊直接就说不要。”
“老师是关心我们,今天我们班的老师也和我说了,学校应该会减免我们的学费,等过几天我去村里开个证明办好手续就可以了。”文蓉觉得弟弟妹妹虽然还小,但是许多的事情却要和他们说明白,家里的情况也要让他们参与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弟弟妹妹真正的成长。
“大姐,如果上学不要学费,镇上发的钱是不是就能够我们花销的了?”文俊最关心的还是家里的经济问题。
文蓉也没想着糊弄弟弟妹妹,一点一点的和弟弟分析道:“怎么说呢?学校不要学费,可是书本费我们还是要花的,还有我们要用到的本子、铅笔都要花钱,如果我们考上高中、大学花钱就更多了。吃食上虽然家里有粮食,有青菜,可我们以后也不可能光吃菜叶子,所以吃也要花一份钱;我们慢慢长大穿衣服总要花钱;别的还有种地也要用钱,比如说过几天地里该追肥了,我们总要去买化肥,农药什么的。镇上发的钱,再加上地里的收成,如果省省紧衣缩食的话应该能够我们三个温饱了,但是如果我们想生活的再好一些这些钱就不够了。”
“姐,怎么样是再好一些?吃饱穿暖还要怎么样?”文静好奇地问到。
“比如,能每天有肉吃,每年有新衣服穿,可以住上像大沙河村里那样的二层楼,还要有足够的钱能让我们三个都去上大学。”文蓉尽量用弟弟妹妹可以见识到理解到的日子举例,虽然这样的生活以后会稀松平常,但现在对弟弟妹妹来说却都是很遥远的。
“大姐,那不就是化肥厂的工人过得日子吗?我听我们班上的同学说化肥厂的工人都可有钱了。”文静说这话羡慕极了。
“大姐,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过上好日子呢?要去工厂干零活吗?”文俊问道。
“我们现在想去干零活,厂里也不会要的,挣钱也不是就这一条路。可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们想想怎么样才能适合我们做才最重要。”文蓉说完这话就招呼弟弟妹妹睡觉“这些事我们以后慢慢讨论,现在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好好上学,争取期末考个好成绩。”
之后的几天姐弟三个就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学习上,文蓉毕竟要升初中了她想系统的复习一下,争取考个好成绩,初中的时候能够分到实验班去。文俊和文静在姐姐的激励下,也不愿意落后,每天都是在认认真真的学习,时间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十几天。
这天江广清来时,文蓉正带着弟弟妹妹在屋里写作业,姐弟三个围坐在堂屋的方桌上,正学得起劲,看到江广清来了都忙着起身打招呼。“二大爷……”
“哎,好,你们写作业呢,都会做么?”江广清笑呵呵地看着三个孩子。
“二大爷,我们不会的问我姐,我姐什么题都会。”文静对着二大爷又开启了炫姐模式。
“好,都好好学习将来都考个大学,像你广兰姑姑那样分配个正式工干。”正式工对于90年代的农村孩子无疑是莫大的吸引力,江广清也拿这话来激励三个孩子。
江广清说话间从兜里掏出一沓钞票:“蓉蓉,二大爷给你送钱来了,这是一百块钱,镇上民政局一个人给30块,村里暂时给你们补贴10块,等明年村里有了钱再给你们涨。我都给你们换成零钱了,平时你们吃盐打油的也能当个零花钱。”
文蓉从江广清手里接过钱,却抽出一张递了出去说道:“二大爷,村里给的补助我们就不要了,咱村又不像大沙河村那么有钱,哪有钱给我们发补助。”文蓉心里是感激这个二大爷的,正因为如此才不想给他带来麻烦。别看村长官不大,可全村几百户人家都盯着呢,10块钱是不多,但如果因为每月给她们姐弟10块钱被人议论以权谋私就得不偿失了。
江广清转瞬间就明白了文蓉的顾虑,笑着说道:“钱你拿着就是,咱村再穷,给孤寡困难户的钱还是有的,不止你家还有十几家呢都是这些钱。”
听江广清这么说文蓉只好将钱收好,又听江文清嘱咐了几句有困难找村里的话才将这个二大爷送走。
第二天是星期天,江文蓉大早上就开始带着弟弟妹妹收拾卫生。安排好文静和文俊打扫屋子,文蓉就开始清理鸡圈,现在毕竟是夏天鸡圈太脏的话一个来说招苍蝇,另一个也怕鸡生病。文蓉把鸡圈打扫干净撒上一层生石灰再撒上一层草木灰,又把围着鸡圈的尼龙网补好正准备找些软乎的麦秸给鸡窝换上,就见到她那十几天没露面的亲奶奶来了。
第10章 养老钱
张继美进了二儿子家里就看到这个小院子收拾的和二儿媳在世时一样的利索,她往院子里四处打量了一下,就见院子中间的水泥地干干净净,连个泥印子都没有。
西墙边整齐地放着一排农具,磨坊里电磨用石棉袋子盖着,磨豆腐的模具刷的干干净净的一沓沓叠放在一起;东墙边菜地里的菜一畦畦的长得正旺,菜叶上还带着水滴看得出来早晨刚刚浇过,就连鸡圈都扫的干干净净。
张继美不以为意地撇了撇嘴,在她看来闺女家家的干好家务很正常。一抬眼又看到文俊拿着一个笤帚在扫地,虽然张继美不喜欢二儿子一家,可孙子相比较孙女来说,还是能搏她两分欢心的,老太太张嘴就骂开了:“你们两个讨债的妮子,懒死你们完事,连地都不扫还让你们弟弟扫,你们看看这泉头村还有像你们两个这样懒得吗?你们出去看看谁家小子跟着干家务的,你们这两个x妮子,在家里充什么大小姐呢,也不看看你们有没有那个命……”
文蓉知道她这个奶奶素来会胡搅蛮缠,却还是气不过:“奶,我们姊妹是没那大小姐的命,我弟也没大宝弟兄俩的少爷命,都六七岁了吃饭还有人一口口地往嘴里喂,没那个命可不得自己干活。”
“你个x妮子就你能,说你两句嘴巴巴的”张继美对这个孙女现在是厌恶不已,想想就来气,要不是她在老三两口子跟前逞能,二儿撇下的存款不都是她的了,不过现在钱也不能少了她的。“昨天你二大爷把钱给你了吧,去拿给我。”
文蓉没想到奶奶这么快就知道了,可见村里的事是没个秘密的,不过她可不能那么痛快就给奶奶,文蓉装傻充愣:“什么钱?”
“镇上发的钱,昨天三憨子都领完了,广清能不把你们家的钱发了?”这事张继美可是知道,三憨子和她住一个胡同,一个傻子领了钱每回都能嘿嘿乐上三天,花了一分钱能哭嚎三天,所以说钱是好东西连傻子都知道。
“镇上发的钱不是给我们吗?奶,那天咱们可是都说好了的。”文蓉一点也不退缩。
“镇上发的钱给你们,养老钱你们也该给我了,上个月的加上这个月的你给我四十。”张继美毫不客气地说道。
饶是文蓉见识过奶奶的凉薄,也没料到老太太能算计到这个程度,上个月的钱?她奶奶也真开得了口,上个月她爸一头栽倒在地上就没再醒过来,她奶就记得没给她养老钱。
文蓉长吸一口气把心里的气愤压下,对着奶奶说道:“行,奶奶,虽然镇上就给了我们一百块钱,我也不能少了你的养老钱,你说我爸上个月没给你,我们也给,以后奶奶都是这时候来拿钱吧,我们不会少你一分的。”文蓉说完就撂下手里的东西进屋给她拿钱。
张继美对孙女的乖觉很满意,也不计较另外两个小的对她不理不睬,看了看菜园里的菜都是一些寻常的,只有西红柿个头比较大,挑了几个红透的摘了给大宝二宝吃。
文蓉给奶奶拿了钱,一直把老太太送到大门口,瞅瞅西边路口坐着的几个妇女,提高嗓门说道:“奶奶,你下个月不用往这跑了,镇上一发了钱,我就把养老钱给你送四叔家去,这柿子要是大宝二宝喜欢吃,等再有熟的我们就不吃了给他们留着。”
张继美没防备文蓉还会来这么一下,虽说她管孙子孙女要钱时理直气壮,可私下里也知道自己有些站不住理,所以也没想张扬,现在被孙女在外面这么一说也有些羞恼,想骂一句张张嘴到底没骂出来,只对着孙女瞪了一眼冷哼一声扭头走了。
在路口坐着的一个妇女扬声问文蓉:“蓉蓉,你奶来干嘛的?”
“婶子,我奶听说昨天镇上给我们发了救济金就来拿上个月和这个月的养老钱了。”文蓉对着几人浅浅地笑着“婶子你们说话,我回院收拾菜园子了。”
文蓉就是故意的,村里人言可畏,这段时间她也听到过邻居议论的那些话,三婶那张巧嘴在村里逢人便说她们姊妹主意大了,叔叔婶子好心想带着几个孩子过日子,可她们被父母娇宠惯了,不想去别人家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