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1 / 2)

七零养家记 北佚 2748 字 2天前

江河清又说,

“进菜进面的地方找下了么?用不用我给你找个装修的把店里整一整?”

虽然学生们过年都放寒假回家,但上班族却都是不放假的,因此也不耽搁。

温向平笑得像一朵花,

“就在这儿等着你了,哥。”

在经商这方面,他还真得多拜托拜托人脉广泛的江河清。

想着自家用几顿中午饭就换来人家这么大力的帮助,温向平心里就感激十分,再看江慎之也顺眼许多,更是时不时的给江家三兄弟买这买那,也带上一起教着写作业。苏玉秀平时也把江家三个孩子当自己亲生的疼,好吃的好喝的,从来没吝啬过。

江河清大手一挥,

“不怕,等着就等着,不让你白等。”

等诸事都安排完,温向平一扒拉口袋,顿时觉着坏事。

本来自从连载《大惠山》开始,他手头就没缺过钱,要不然也不能一下拿出小一千连租带装修的。

然而《大惠山》完结之后的这些日子,家里基本处于只出不进、坐吃山空的状况。虽然手头还有小两千,足够他们舒舒服服的回晋省过个年再回来。

可温向平或许是之前在村子里穷怕了,手里钱一少,就担心孩子们吃不上饭读不上书,买不上新衣服,还担心苏玉秀店里万一出个什么紧急事故,资金却周转不足。当下就赶在学校放假前跑到学校图书馆借了几本英文原著回来。

自从政府大力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沽大就与时俱进的进回来许多各种语言的书籍,其中还不乏法语西班牙语等等,比外头商场卖的还要全还要多。

而沽大虽然只有一个英语专业,却竟然还留着一些会其它语种的老教授,为了顺应时势,立即就在下个学期的选修课里把这些小语种都加了进去。

不过选修课这些暂且还不在温向平的考虑因素里。

他看中的,是广大的外语翻译市场。

温向平去过的地方数不胜数,能说会写的语言也有几种,其中又以汉语最溜,英语其次。图书馆里在其它学生眼里尚且晦涩的原著在温向平这里却不算什么大问题。

既然温向平暂且不打算开新作品,那么翻译外国文学也是一条出路。

之前也有杂志报纸走翻译路线的,翻译的大多是长篇巨著,就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此类的。

但说实话,大概是由于这么多年来对于“外国间谍”抓得比较严的缘故,翻译水平大多一般。

但这也不意味着所有译本都不如人意,人民杂志的陆副编翻译的《老人与海》就十分贴切,用词也都很讲究,比温向平当初给儿子买的那本强不少,温向平干脆就把有陆副编翻译的杂志全买了下来,裁成一本书替代了儿子原来那本。

不过,温向平也自负水平不错,只不过,没那么大精力翻译长篇巨著就是了,毕竟还有篇写了一半的《蜀山》在一边等着他。

所以温向平这次从图书馆里借来的大多都是短篇小说集,或者类似《格林童话》这种组合形式的。

中文系的期末考试并不像金融那些专业那么惊心动魄,温向平唯一要做的就是挑一本书读完,写一篇有感,再写一篇关于时代的文章交上去就是。

学校放假早,所以过年前滞留在沽市的时间大多花在了装修店铺上。

店铺本来也是一家饭馆,按照苏玉秀的意思,翻新一下,换个桌椅就行了。

温向平却忍不住干涉了一下店内的装修风格,所需要的时间就从短短十天变成了足足一个月,直到大年二十九才回到大河村的家里。

倒不是温向平真的还会设计这门,只是见得多了,知道什么样的风格和摆位更受顾客喜欢罢了。只是受时下水平和物资所限,并不能最大程度还原温向平见过的那些餐厅,但与周围的店铺一比,无论是桌椅形状还是窗户设计都要胜出数筹,而总体一看,更是差距立现。

江河清见了以后很是震撼,于是请温向平帮自己的两家店也改一改。

江河清帮了自家这么大的忙,温向平自然没有不应的。

江河清两家店都是卖衣裳的,温向平便借鉴着从灯光到地板,从衣架到橱窗,一并给江河清写了,其中当然还有一些不切实际,不合时宜的问题,但总体而言,已经是相当新潮又耐看的店铺形式了。

江河清自然十分欢喜,回家就又给温家兄妹俩一人送了两套时下最时髦的衣服,

“这是我送给我侄子侄女过年的新衣服。”

又给温向平收拾好的行李里塞了不少吃的,

“这些拿回去给苏叔婶子吃,还有给你俩的。”

温向平哭笑不得,

“哪儿就用得着这么多。”

江河清一瞪眼,

“用的,我不是还得托你们给我家带东西呢么,拿着拿着。”

江河清因着在沽东开了一家店,过年正是人多机会多的时候,又是第一年来扎根,实在走不开,就托温向平一家回去的时候给自家带些东西。

第61章

等温向平和妻儿坐过两天的火车, 又辗转了数个小时的汽车,终于踩在大河村平稳的土地上时,还感觉腿脚发软,仿佛还在车上。

温向平出发的时候,沽市刚好在下一场小雪, 而这边晋省也已经下过雪了,地上积了厚厚几寸, 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响, 走起来也滑的很。

路上也有零零星星的村民,看见温向平一家子都笑着打招呼。

苏玉秀应了几声, 心里却迫切的想赶紧回家去看看半年未见的苏承祖和李红枝,要不是有个走不快的温向平和人小腿短的甜宝,只怕这会儿都要健步如飞了。

等回了家, 苏承祖和李红枝自然是不胜欢喜,一个急急忙忙去给两个屋子里热炕, 一个去火房下了四碗热气腾腾的汤面来。

李红枝笑得合不拢嘴,

“快吃些,外头可冷吧。”